中国化工行业已进入后续成长坦途时期
来源:
|
作者:industrial-1356946
|
发布时间: 2937天前
|
17953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化工业的各种主要产品产量均保持快速、稳定上升趋势,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强劲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数据表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进入本轮上涨周期的高峰期。中国化工业的后续增长空间还有多大?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第13届中国化工国际研讨会上,
根据这一规定,大型乙烯建设等27个化工类项目被列入鼓励发展类;年产10万吨以下及DMT法聚酯装置等41类化工产品和生产装置被列入限制类;年产1万吨及以下的干法造粒碳黑生产装置等29类化工产品、工艺、装置被列入淘汰类;对质量低于国家规定或行业规定最低标准、能源消耗大的产品,予以限期淘汰。由此可见,中国化工行业要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必须关注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政策,发展先进产能,走循环路线,谋求清洁生产。二是加速产业融合。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化工业需通过内部资源的融合,改变行业的结构形态,走向资源自由流动和配置一体化的行业格局。一方面在行业内部淘汰落后工艺和装置,提高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行业整合,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同时,通过产业内部融合,促使中国东西部资源优势互补。三是尝试跨国并购。跨国公司兼并重组、生产装置上下游一体化,已成为全球化工行业发展的主流。 在目前国际化工业格局中,发达国家的石油化工企业通过不断兼并、重组,推进集约化经营和上下游一体化,形成一大批超大型跨国集团,加剧技术垄断和市场竞争。一体化可优化原料成本,降低运输和终端销售成本,提高装置利用率,增加收益。今后,一体化的化工公司和低成本原料的化工公司将在行业中占据支配地位。 因此,除了重视国家的环保政策,顺应趋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化工业还要积极走“走出去”的道路,参与竞争,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近年来连续3起海外并购成功,为中国化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益启示。除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海外并购还使中化集团拥有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份额,获得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了技术水平。当前,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为中国化工企业收购海外优质企业创造了条件,但中国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才是海外并购的基础。